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通常会出现疼痛、皮疹、水疱、瘙痒以及后遗神经痛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病情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存在差异。
1.疼痛
带状疱疹早期常见症状为局部皮肤灼热感或刺痛,疼痛性质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可能伴随麻木、瘙痒等异常感觉。疼痛通常出现在皮疹出现前1-5天,且沿受累神经节段分布,常见于胸腰部、头面部等区域。
2.皮疹
发病后3-5天皮肤会出现红斑,逐渐发展为成簇的红色丘疹,呈带状分布且不越过身体中线。皮疹区域通常与神经支配区域一致,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部位。
3.水疱
丘疹在1-2天内会形成透明水疱,疱液澄清,呈簇状密集排列。水疱壁薄易破,3-5天后逐渐混浊并结痂脱落,病程约2-4周。部分患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
4.瘙痒
皮疹和水疱形成期间常伴随明显瘙痒感,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部分患者瘙痒可持续至结痂期,与水疱引起的皮肤刺激和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5.后遗神经痛
约10%-30%患者可能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皮疹消退后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多见于老年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疼痛程度可从轻微不适到剧烈刺痛,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缩短病程。避免抓挠水疱,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中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神经痛症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可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