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咳嗽以及咽痛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1、高热
流行性感冒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病毒释放的毒素可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迅速升高至38℃以上。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寒战、面部潮红等表现,发热可持续3-5天。
2、全身酸痛
病毒代谢产物和炎性因子会引发肌肉组织炎症反应,造成四肢及腰背部肌肉弥漫性酸痛。这种疼痛感在发病初期尤为明显,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乏力
病毒侵袭机体后,免疫系统处于高强度应答状态,能量消耗增加。患者常感到明显疲倦,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嗜睡、活动耐力下降等全身性虚弱表现。
4、咳嗽
呼吸道黏膜受病毒破坏后,气道敏感性增加,易引发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伴随少量白色黏液痰,但通常不会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
5、咽痛
病毒直接作用于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吞咽时疼痛感加剧,部分患者可见扁桃体红肿,但表面一般无脓性渗出物。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充分休息,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日常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疫苗,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