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致病原因主要与梅毒螺旋体感染有关,常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梅毒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引发感染并逐渐扩散至全身。
1、性接触传播
这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中,患者的生殖器、肛门或口腔等部位的皮损分泌物含有梅毒螺旋体,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早期梅毒患者传染性较强,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外阴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梅毒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或先天性梅毒。新生儿可能在分娩时接触产道分泌物而感染,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骨软骨炎等。孕妇需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确诊后需立即接受青霉素治疗以阻断垂直传播。
3、血液传播
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或与他人共用注射针具,均可能造成感染。此类传播途径相对少见,但可导致急性感染,表现为发热、全身皮疹等二期梅毒症状。目前正规医疗机构已严格筛查血液制品,此类风险显著降低。
感染梅毒后需尽早就医,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并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以切断传播链并防止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