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诊断通常包括血糖测定、症状评估以及病史询问等方法,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
1、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是诊断低血糖的关键指标。健康人群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时,可提示低血糖。需注意采血时间,如在典型低血糖症状发作时立即检测,或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以捕捉血糖波动情况。
2、症状评估
低血糖常伴随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以及中枢神经症状如头晕、意识模糊。医生会观察症状是否在进食后缓解(Whipple三联征),即血糖降低时出现症状、补充糖分后症状迅速改善。需排除癫痫、脑卒中等类似表现疾病。
3、病史询问
需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史,特别是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使用情况。询问近期饮食模式、运动强度及肝肾功能状态,排查胰岛细胞瘤等器质性疾病可能。部分患者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监测禁食期间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
日常若反复出现饥饿感、手抖等症状,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应急并及时就诊。确诊低血糖后需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避免自行更改药物剂量。长期未明原因的低血糖患者需完善胰腺CT、胰岛素抗体检测等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