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腰疼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因素有关。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释放前列腺素,这种物质可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经血排出。若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可能刺激腰部神经和血管,导致腰骶部酸胀或坠痛感。这种疼痛通常在经期1-3天较明显,随着经量减少会自然缓解,热敷腹部或适度活动有助于缓解症状。
2、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在经期盆腔充血明显,炎症因子刺激可能引发腰部持续性钝痛,常伴有下腹坠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需注意经期卫生。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经期会发生周期性出血,若病灶累及子宫骶韧带或直肠阴道隔,可能引发进行性加重的腰骶部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性交痛、排便痛等症状。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孕三烯酮胶囊、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可抑制异位内膜生长,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若腰痛在经期结束后仍持续存在,或伴随经量异常、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测及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暖水袋热敷腰腹部,但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