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氢酶偏高可能与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等疾病有关,也可能由胆道疾病或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疾病引起。该指标主要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程度,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肝炎
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细胞线粒体受损,使谷氨酸脱氢酶释放入血。患者可能伴随黄疸、乏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
2、药物性肝损伤
长期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或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可能引起谷氨酸脱氢酶升高。通常伴有恶心、食欲减退等表现,需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配合护肝治疗。
3、肝硬化
肝组织纤维化病变会导致肝细胞广泛损伤,此时谷氨酸脱氢酶可能持续偏高。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肝掌等体征,需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必要时需考虑肝移植手术。
若发现谷氨酸脱氢酶异常升高,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全套、肝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保持规律作息,慎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