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新生儿吐泡泡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吐泡泡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先天性食管畸形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唾液腺逐渐发育,口腔分泌物可能增多,尤其在仰卧位时容易出现吐泡泡的现象。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表现,通常不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口周清洁干燥即可。

2、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表现为口吐泡沫、鼻塞、呼吸急促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医生听诊肺部情况,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配合雾化吸入治疗促进痰液排出。

3、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吐泡泡、呼吸频率增快(大于60次/分钟)等不典型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口唇发绀、拒奶等现象。这种情况需住院进行胸片检查,通过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

4、先天性食管畸形

食管闭锁或气管食管瘘可能导致唾液无法正常吞咽,出现持续性吐泡泡、进食呛咳等症状。这种情况需通过食管造影等检查确诊,通常需要外科手术修复治疗,术后需在新生儿监护室观察恢复情况。

若发现新生儿吐泡泡伴有吃奶减少、体温异常或呼吸费力等情况,应及时到新生儿科就诊。家长切勿自行给婴儿喂药,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并做好喂养后拍嗝护理。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