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传播途径通常为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病毒侵入人体。该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需加强防范意识以避免感染风险。
1、传染源
家养动物如犬、猫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流浪犬或散养犬。野生动物包括蝙蝠、狐狸、狼、浣熊等也可能携带病毒,其中蝙蝠被认为是重要的自然宿主。此外,牛、马等家畜被患病动物咬伤后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或抓伤的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其次,若人眼结膜、口腔黏膜等部位接触患病动物的唾液,也可能造成感染。极少数情况下,器官移植或吸入含病毒气溶胶(如蝙蝠洞穴内)也可能传播,但此类途径较为罕见。
日常需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尤其减少在野外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若被动物抓咬,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暴露后需在24小时内就医,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以有效阻断病毒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