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天疱疮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免疫治疗、血浆置换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例如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能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联合使用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若继发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2、局部治疗
皮肤破损处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配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口腔黏膜受累时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疼痛明显者可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护理时需避免摩擦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
3、免疫治疗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功能,尤其适用于激素抵抗患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能靶向抑制B细胞活性,常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天疱疮。
4、血浆置换
重症患者出现广泛皮肤剥脱或大疱时,可通过血浆置换迅速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通常需连续进行3-5次治疗,每次置换2000-3000ml血浆。
5、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紫外线照射。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天疱疮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尤其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若出现新发水疱、发热或创面渗液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以免诱发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