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伤口久不愈合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合并感染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诱因。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和神经组织,导致伤口局部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同时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进一步延缓愈合。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片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经损伤会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患者难以及时察觉皮肤破损,延误早期处理时机。这种情况可配合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营养神经药物辅助治疗。
3、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引发的动脉硬化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创面缺乏营养和氧气供应,影响组织再生修复。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贝前列素钠片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4、合并感染
高血糖环境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伤口,导致局部化脓、坏死,阻碍愈合进程。此时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敏感抗生素。
5、免疫功能下降
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受损,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导致抗感染能力下降。这种情况需综合调控血糖并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需严格监测血糖变化,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情况。若发现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足病专科就诊,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