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并不会导致病毒产生,而是指病毒通过特定方式进入人体并引发感染。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1、性接触传播
HIV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病毒。若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病毒可通过生殖器、直肠或口腔黏膜的微小破损进入健康人体内。病毒侵入后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受损。
2、血液传播
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或共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病毒可直接进入血液系统。HIV在血液中的病毒载量较高,这种传播方式感染概率可达95%以上。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24-48小时内到达淋巴结并开始复制。
3、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分娩时经产道接触母血或分泌物也可能传播,产后哺乳同样存在风险。未经阻断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可达15%-45%。病毒会破坏胎儿/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日常预防需针对性传播途径采取保护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医疗操作需严格消毒器械,避免非法采供血。HIV阳性孕妇应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和人工喂养。若发生高危暴露,应在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并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