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妇科

黄体破裂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黄体破裂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黄体破裂是指女性在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因内部血管破裂出血,导致黄体内压力增高而发生破裂的现象。其常见原因包括自发性破裂、外力因素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可能伴随下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1、自发性破裂

黄体在月经周期后期体积增大,内部毛细血管丰富且结构脆弱。若黄体内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会导致压力骤增,当超过黄体包膜承受能力时就会自发破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月经前一周,患者常出现突发性下腹剧痛,可能伴有肛门坠胀感,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2、外力因素

腹部受到直接撞击、剧烈运动(如跳跃、深蹲)或性生活等外力刺激,可能导致黄体包膜机械性破裂。特别是性生活时生殖器官充血、盆底肌肉收缩,容易对卵巢产生牵拉,这类外力性破裂约占临床病例的60%以上。患者除腹痛外,可能出现头晕、血压下降等失血症状。

3、凝血功能异常

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钠等抗凝药物时,黄体内出血难以自行停止,容易发展成黄体破裂,这类患者往往出血量较大,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需紧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并及时输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维生素K等。

出现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时,建议立即卧床休息并前往妇科急诊。轻症患者可通过止血药(如酚磺乙胺)、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保守治疗,严重出血者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止血。日常需注意月经周期后期的自我保护,避免腹部受压及剧烈运动,凝血功能异常者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