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退烧药无效时应该如何处理

退烧药无效时应该如何处理

退烧药无效时可以通过调整药物使用、物理降温、治疗原发病、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若退热效果不佳需排查用药方式及潜在病因,必要时需综合干预。

1、调整药物使用

需确认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说明书剂量间隔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常用退热药,两者交替使用可能增强效果,但需间隔4小时以上。若存在胃肠功能异常,栓剂给药方式可提高吸收率。

2、物理降温

用32-34℃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区域,每次擦拭10分钟。冰袋外裹薄毛巾敷贴前额,单次冷敷不超过30分钟。保持室温25℃并减少衣物覆盖,促进体表散热。

3、治疗原发病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病毒感染所致高热可配合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结核、肿瘤等隐匿性疾病。

4、及时就医

持续3天以上体温超过39.5℃、伴有意识障碍或惊厥时,需立即急诊处理。医生会进行血培养、胸部CT等检查,根据药敏试验调整静脉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退热过程中需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补充足够水分防止脱水。若出现寒战应暂停物理降温,体温上升期可适当保暖。不得擅自加大退热药剂量或联合使用同类药物,肝功能异常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发热超过72小时建议完善尿常规等检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