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一般不会传染给他人。该疾病是由于皮肤直接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引起的炎症反应,并非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因此不具备传染性。
隐翅虫皮炎的发生主要与隐翅虫体液中的酸性毒素有关。当虫体受到拍打或压碎时,毒液会沾染皮肤,引发局部红斑、水疱或糜烂。这种炎症反应仅发生在毒液直接接触的皮肤区域,不会通过人际接触传播。但若他人皮肤接触到患者衣物或物品上残留的虫体毒液,也可能产生类似皮损,这属于毒液直接接触的物理性传播,而非疾病传染。
日常需注意避免拍打停留在皮肤上的隐翅虫,可将其吹走或轻轻拨落。接触虫体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肤,更换被污染的衣物。若出现疼痛、水疱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