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程度中等,通常占30%~50%的比例。血压升高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家族聚集性,但具体影响程度因人而异。
血压受多基因遗传影响,多个基因位点可能参与调控血压水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肾脏钠离子重吸收、血管张力调节或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导致个体对血压升高的易感性不同。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的病史,子女患病风险可增加至46%左右。家族中早发心血管疾病者,遗传倾向更为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仅占所有病例的1%~5%,这类患者往往在年轻时即出现严重血压升高。
环境因素同样发挥重要作用。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可诱发遗传易感人群发病。生活方式可能通过DNA甲基化等机制影响基因表达,这解释了同卵双胞胎血压差异可达15%~30%的现象。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BMI小于24,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并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30mmHg,应及时就医进行风险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