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若出现痛经、月经异常或不孕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或暂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疼痛;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水平;GnRH-a类药物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抑制卵巢功能;或孕激素类药物如地诺孕素片、甲羟孕酮片等延缓异位内膜生长。
2、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通过腹腔镜切除异位病灶并分离盆腔粘连,可联合子宫悬吊术改善解剖结构;根治性手术如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症状严重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行囊肿剔除术,术中需注意保护卵巢功能。
3、介入治疗
超声引导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硬化术可减少组织损伤,适用于复发性囊肿或手术高风险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病灶血供缩小异位内膜,但可能影响卵巢储备功能,需谨慎选择。
4、中医治疗
作为辅助手段,可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桂枝茯苓丸、散结镇痛胶囊、丹莪妇康煎膏等缓解疼痛,配合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调节气血,需在正规中医机构进行。
5、辅助生殖技术
合并不孕患者若输卵管功能正常,可尝试促排卵治疗或人工授精;存在盆腔粘连或输卵管阻塞时,建议直接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妊娠成功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复发倾向,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超声及CA125指标。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经期禁止剧烈运动。疼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循用药周期并监测骨密度。备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受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