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导致牙龈出血可通过日常护理、洗牙、药物治疗、牙周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根据牙结石堆积程度和牙龈损伤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1、日常护理
牙结石的形成与口腔清洁不足有关,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牙缝。建议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刷牙时间控制在3分钟,每3个月更换牙刷。饭后及时漱口能减少食物残渣堆积,延缓牙结石生成速度。
2、洗牙
超声波洁牙能有效清除龈上结石,通过高频振动将牙结石震碎后冲洗干净,每年进行1-2次可维持口腔卫生。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一般1周左右自行恢复,期间避免冷热刺激。
3、药物治疗
牙龈出血合并炎症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漱液等抑制细菌繁殖,配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龈沟。急性感染期可遵医嘱短期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4、牙周治疗
龈下结石需采用龈下刮治术,使用专用器械清除牙周袋内的结石和病变牙骨质。治疗需分次进行,过程中可能使用局部麻醉,术后用碘甘油局部涂抹促进愈合。
5、手术治疗
对于牙周组织严重破坏伴牙龈增生者,可能需实施牙龈切除术或牙周翻瓣术,清除深层结石并修整牙龈形态。术后需定期复查维护,避免牙周袋再次形成。
出现牙龈出血伴牙齿松动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治疗期间需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过硬或过黏的食物。牙周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维护期使用牙间隙刷清洁牙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