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外科

疝气鼓包应该如何治疗?

疝气鼓包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选择。婴幼儿可能通过保守治疗缓解,而成人患者通常需手术干预以避免并发症。

1.日常护理

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或存在手术禁忌的成人。婴幼儿可通过腹带或疝气带局部加压,防止腹腔内容物突出,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发育完善,部分可自愈。成人需避免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同时可佩戴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

2.药物治疗

主要针对伴随症状进行干预。出现嵌顿疝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管痉挛,疼痛明显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便秘患者可短期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排便,但需注意药物不能修复疝环缺损,禁止自行使用不明成分的中药外敷。

3.传统疝修补术

通过开放手术将缺损周围组织强行拉拢缝合,适用于基层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但术后疼痛明显,存在10%-15%的复发率,且因组织张力过高可能导致长期牵拉感,目前逐渐被无张力修补术替代。

4.无张力疝修补术

使用聚丙烯等生物材料制成的补片覆盖缺损,术后复发率降至1%-3%。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3天内出院,术后1个月可恢复轻体力工作。需注意补片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后再行手术。

5.腹腔镜疝修补术

在腹部打3个0.5-1cm小孔完成修补,创伤小且能同时处理双侧疝。术后6小时进食流质,次日可出院,尤其适合复发疝和肥胖患者。但需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医疗费用约为开放式手术的1.5倍。

疝气患者应尽早就诊普外科或疝专科,成人确诊后建议在3个月内手术干预。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大便通畅。婴幼儿佩戴疝气带期间需每日检查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哭闹不止应立即就医,警惕嵌顿疝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