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核磁共振通常可以检查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部感染性疾病、脑发育异常以及脑损伤等疾病。该检查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部结构及病变,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1、脑血管疾病
脑核磁共振对脑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例如,脑梗死患者可观察到缺血区域弥散受限;脑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上表现为低信号;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可通过血管成像明确异常血管团的位置和范围。
2、脑肿瘤
该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脑膜瘤多表现为脑外均匀强化的肿块;胶质瘤常见于脑实质内,呈浸润性生长伴不均匀强化;垂体瘤可通过鞍区冠状位扫描明确肿瘤对视交叉的压迫情况。
3、脑部感染性疾病
脑炎患者在磁共振上可见脑实质弥漫性水肿伴斑片状强化;脑脓肿典型表现为环形强化的囊性病灶;结核性脑膜炎可见基底池脑膜增厚伴结节样强化,部分患者伴有脑实质结核瘤。
4、脑发育异常
对于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如脑灰质异位症可发现异常灰质团块;胼胝体发育不全表现为胼胝体部分或全部缺如;脑裂畸形可见贯穿大脑半球的异常裂隙,这些结构异常均可通过多平面成像清晰显示。
5、脑损伤
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上可见多发点状出血灶;慢性硬膜下血肿呈新月形异常信号;脑挫裂伤表现为混杂信号病灶伴周围水肿带,磁共振对微小出血灶的检测优于CT检查。
进行脑核磁共振检查前需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等金属植入物者禁止检查。检查过程中需保持静止以确保图像质量,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影像科医生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若发现异常病变,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