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诗峰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胆碱性荨麻疹是什么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因体温升高诱发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受热或运动后出现小丘疹和瘙痒。其发生与乙酰胆碱释放有关,常见于青年人群。

1、定义及发病机制

该病属于物理性荨麻疹,当运动、情绪激动或摄入热食时,体温上升刺激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部分患者对此物质过敏,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从而引发皮肤血管扩张和炎性渗出。

2、典型症状

通常在受热5-15分钟后,颈部、躯干等部位出现直径1-3毫米的红色小风团,伴随剧烈刺痒感,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皮疹多在1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

3、诊断方法

通过热水浴试验(42℃水浸泡前臂)或运动激发试验诱发典型皮损,结合病史可确诊。需与食物过敏、接触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4、治疗措施

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控制症状,顽固病例可联用H2受体拮抗剂。急性发作时可冷敷缓解瘙痒,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诱发因素。

患者需穿着透气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若频繁发作或伴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除系统性疾病的可能。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可能随年龄增长自然缓解。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