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急诊科

常见急救的最基本方法有哪些

常见急救的最基本方法通常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处理、烧伤处理、骨折固定以及气道异物处理。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紧急情况,正确操作能有效降低伤害风险。

1、心肺复苏

当患者出现呼吸或心跳骤停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者应让患者平卧,双手交叠按压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约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按压30次后,需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气道通畅。此方法可暂时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为专业抢救争取时间。

2、止血处理

针对外伤出血,可用清洁纱布或布料直接压迫伤口,持续施压5-10分钟。若四肢大动脉出血难以控制,可在近心端使用止血带,并记录使用时间,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避免使用细绳或铁丝等物品,防止组织缺血坏死。

3、烧伤处理

轻度烧伤需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避免冰敷。清洁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护创面,不可挑破水疱或涂抹油脂类物质。严重烧伤需保持患者平卧,剪开粘连衣物,避免污染创面,并及时送医。

4、骨折固定

发现疑似骨折时,应使用夹板、硬纸板等固定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开放性骨折需先止血包扎,固定时避免复位骨骼。搬运时保持肢体稳定,减少二次损伤风险,颈椎或脊柱损伤者需多人协同保持轴向翻身。

5、气道异物处理

成人发生窒息时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腹部,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膈肌。婴幼儿需采用拍背压胸法,将其俯卧于前臂,掌根拍击肩胛区5次后翻转按压胸部。若异物无法排出且意识丧失,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掌握这些急救方法需通过专业培训并定期演练。遇到严重创伤、中毒或不明原因的急症时,应在施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避免盲目搬动患者。急救操作需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所有处理均不能替代后续医疗救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