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黄疸以及肝肾综合征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肝功能严重受损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1、腹水
肝硬化晚期因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患者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明显,严重时可伴随呼吸困难。腹水形成后易继发自发性腹膜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
2、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主要诱因,患者常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门静脉压力增高使侧支循环开放,血管壁脆性增加,进食粗糙食物或腹压增高均可诱发破裂。
3、肝性脑病
血氨代谢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患者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计算力下降,严重时出现嗜睡、昏迷。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及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是主要发病机制。
4、黄疸
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伴随皮肤瘙痒。肝功能衰竭时肝脏摄取、转化胆红素能力下降,同时胆汁淤积加重黄疸程度,尿液颜色呈浓茶样改变。
5、肝肾综合征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发肾前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及血肌酐升高。这种功能性肾损伤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需与器质性肾脏疾病鉴别。
肝硬化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诱发因素。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进行腹水超滤回输或肝移植评估。所有治疗应在消化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利尿剂或止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