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超声检查、妇科内诊、宫腔镜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诊断性刮宫等,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这些方法能够帮助评估子宫结构、形态及是否存在病变。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分为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两种,通过声波成像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是否存在肌瘤、息肉等异常。腹部超声检查需憋尿充盈膀胱,而阴道超声检查则无需憋尿,成像更清晰,适用于已婚女性。
2.妇科内诊
医生通过触诊评估子宫位置、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同时使用窥器观察宫颈形态、分泌物情况。此检查可初步判断子宫脱垂、炎症或占位性病变,是妇科常规检查项目。
3.宫腔镜检查
将宫腔镜经阴道置入宫腔,直观观察子宫内膜病变,如息肉、粘连或黏膜下肌瘤。检查中可同步进行活检或切除小型病灶,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等情况。
4.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可清晰显示子宫肌层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
5.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内膜增生、癌变或结核病等病变。该检查适用于绝经后出血、异常内膜增厚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
建议根据症状和医生评估选择合适检查。若存在月经异常、腹痛或不规则出血,需及时就诊。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排空膀胱或停止用药,检查后注意休息并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