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相思子的功效与作用

相思子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杀虫止痒、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等功效与作用。其药用价值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合理应用,不可自行服用。

1、清热解毒

相思子性味苦寒,归心、肺经,中医认为其苦寒之性能清除体内热毒。临床可用于缓解热毒内盛引起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状,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材配伍使用。

2、祛痰止咳

本品入肺经,能稀释痰液并促进排出,对于肺热壅盛引起的咳嗽痰黄、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使用时多通过煎煮后取汁,配合桔梗、贝母等化痰药材增强疗效。

3、杀虫止痒

相思子所含生物碱成分对寄生虫有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疾病。通常将适量相思子研磨成粉,与凡士林调制成膏剂局部涂抹,但需注意防止误入口鼻。

4、消肿止痛

其有效成分能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对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可捣碎后外敷患处。由于相思子具有毒性,外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避免经皮肤过量吸收。

5、通经活络

中医理论认为其辛散之性可疏通经络,常与当归、川芎等药材配伍,用于改善气血瘀滞导致的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等症状。但孕妇及经期女性禁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需特别注意的是,相思子种仁含有相思豆毒蛋白等剧毒成分,误食2-3粒即可导致恶心、溶血等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使用必须经过炮制减毒处理,且需严格遵循医嘱剂量。日常若发现误食应立即催吐并送医,不可自行服用解毒药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