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停止排便,入院竟确诊为肠癌

摘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并呈进行性加重2天,大便未解,入院检查后考虑肠癌可能性大,给予降结肠病损切除术、结肠造口术等治疗后确诊为肠癌。术后患者恢复尚可,饮食可,诉切口轻微疼痛,检创见切口脐部红肿消退,有少量血性渗出,患者自主出院。

【基本信息】男、54岁

【疾病类型】肠癌

【就诊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就诊时间】2021-11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降结肠病损切除术、结肠造口术、腹腔穿刺引流术)+药物治疗(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氯化钾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3天,半年后返院化疗,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肠道梗阻的情况已得到解决,癌症病灶已切除,患者无腹胀,切口轻微疼痛。

一、初次面诊

上午接诊了一位患者,患者自诉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并逐渐加重,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痛,发病以来大便未排,睡眠、饮食差。查体:腹部膨隆,叩诊鼓音,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质软,无肌紧张,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无液波震颤,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高亢肠鸣音伴气过水声。肠管彩超:左下腹回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腹腔内肠管积气多,腹腔积液。腹部CT:降结肠占位,考虑结肠癌继发肠梗阻,建议肠镜检查;前列腺钙化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盆腔积液。先以“肠梗阻”收入院,需与增生型肠结核、麻痹形成梗阻等鉴别诊断。

二、治疗经过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肠癌的可能性较大,结肠肿瘤病灶使得肠道出现梗阻,导致患者无法排便,从而出现腹胀的情况。如果是肠癌的情况下,需要与增生型肠结核、麻痹形成梗阻等鉴别诊断。增生型肠结核,其病变多局限在回盲部,黏膜下层大量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黏膜隆起呈假性息肉样变,也可以有浅小的溃疡,因肠壁增厚、变硬及与周围组织黏连,所以可导致肠腔狭窄和梗阻,梗阻后患者也可表现为腹胀,除此之外还可有腹痛、乏力、低热等症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肠道蠕动丧失,使得肠内容物无法正常向下运动,于是便滞留在肠管中,导致肠道梗阻,患者可有腹胀、腹痛、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等。

为明确诊断,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腹部增强CT:考虑左半结肠占位,恶性可能性大;腹腔肿大淋巴结,不排除外转移;肠梗阻;腹水;双肾渗出性改变;右侧部分肋骨及胸椎高密度影。肿瘤标志物示癌胚抗原明显偏高。生化提示血清铁、钠稍偏低。辅助检查提示患者结肠占位,恶性可能性大,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行急诊手术治疗,并交代可能的风险,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全麻后,术中探查后诊断为肠癌、肠梗阻,给予降结肠病损切除术、结肠造口术、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术毕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抑酸,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等补充营养,氯化钾注射液补充电解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抗感染,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预防出血等治疗,并定期切口换药。常规病理:降结肠+部分大网膜切除标本:(结肠)溃疡隆起型粘液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病理证实为肠癌,告知患者及家属。

三、治疗效果

术后经上述治疗11天后,患者诉切口疼痛感较前减轻,余无不适,造瘘袋处可见褐色稀便。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术区敷料包扎完整,无渗出,切口检创示切口脐部红肿消退,有少量血性渗出,引流管通常在位,引出约30ml无色透明渗出液,左侧造瘘口处可见褐色稀便排出,给予切口换药。患者要求出院,准予出院。

四、注意事项

该患者因腹胀、排便停止入院,入院后诊断为肠癌,经手术治疗后已顺利解除肠梗阻情况,并切除病灶,为此我替患者尚感到欣慰,但患者已出现转移,我仍是替患者感到担心。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定期造瘘口护理,术后按时换药,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决定拆线时间。出院半年后返院化疗,半年返院闭瘘,2年内定期每三个月行彩超、胸片、肿瘤系列检查,每半年行电子结肠等相关检查。5年内定期每半年行彩超、胸片、肿瘤系列等检查,每一年行电子结肠镜等检查。普外科、内分泌科随诊。

五、个人感悟

该患者既往体健,肠癌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肠癌和肠道原有疾病、饮食习惯、环境因素、遗传等有关。患者术后要注意忌食生冷刺激的食物,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少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未消化的粗纤维阻塞肠道;不要吃一些容易胀气或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萝卜、鸡蛋等;尽量不要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忌烟酒、浓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