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血管硬化症的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进行选择,通常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1、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建议通过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将收缩压维持在14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7%。吸烟者必须戒烟,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宜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2、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预防血栓形成,需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建议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合并脑供血不足者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循环药物。
3、手术治疗
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明确缺血症状患者,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近期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需经脑血管造影评估后决定手术时机。术后需加强抗凝治疗,定期进行颈部血管超声复查。
4、康复治疗
针对已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病后6个月内是黄金康复期。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Bobath疗法、Brunnstrom训练等神经功能重塑训练,配合经颅磁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疗法。认知障碍患者可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估项目。血脂异常者每月检测肝功能,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每季度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出现新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蔬菜不少于500g,深海鱼类每周2-3次。药物治疗期间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建议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血压、血糖监测数据及用药情况,便于医生动态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