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血管硬化症的预防需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监测等方式实现,以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具体措施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防多发性脑血管硬化症的核心在于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长期血压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脂质沉积,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维持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通过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低于2.6mmol/L,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能有效延缓斑块形成。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饮食方面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摄入以补充ω-3脂肪酸。严格戒烟可降低50%卒中风险,酒精摄入应限制在每日25克以内。体重指数应维持在18.5-23.9kg/m²,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存在脑血管病家族史者需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若水平超过15μmol/L应补充叶酸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脑部供氧。心理压力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维持皮质醇水平在正常范围。
出现持续性头晕、步态异常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预防用药需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前需评估出血风险。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夏季保持水分摄入,这些季节性防护措施有助于维持脑血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