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用热水消毒没啥效果

作者:幸福哇哇叫  时间:2015-07-14 12:07:16  来源: 大众养生网

开水为啥灭菌不彻底?

◆1.开水温度虽高,但是处理时间太短,不能很好地灭菌

◆2.茶水和温水的温度偏低,难以杀灭筷子上的微生物

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及木质、竹质两种一次性筷子的微生物含量进行了研究。“我们希望揭开一次性筷子的卫生真面目,让更多人远离一次性筷子。”宫闻远介绍。

针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该研究小组共发放了165份问卷,回收了160份。在针对选择一次性筷子使用的原因调查时发现,15.63%的人是因为“方便”,78.13%的人选择了“不得已”,只有6.25%的人是因为“卫生”而选择一次性筷子。由此可见,大多数人使用一次性筷子是“被逼”的,这和目前很多饭馆只提供一次性筷子的现象不谋而合。当被告知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后,有91.88%的受访群众表示将会“尽量不使用”,但也有8.13%的人会因其方便快捷而依然继续使用。

“调查结果说明通过揭开一次性筷子卫生状况,并依此引导公众远离一次性筷子的思路是可行的。”研究小组认为。

研究针对不同材质的一次性筷子进行了微生物含量检测。研究发现,不管是木质还是竹质一次性筷子,其细菌和霉菌含量都严重超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每毫克样品中细菌总数≤200个,每毫克样品中的霉菌≤50个)。按按一双筷子是10克左右计算,木质一次性筷子的细菌含量超标近24倍,霉菌含量超标32倍;竹质一次性筷子的细菌含量超标近52倍,霉菌含量超标32倍。研究小组还发现,培养基中长出了幼虫,由此可以推断一次性筷子中还含有虫卵,若人体摄入,大大增加了寄生虫病的发生概率。

实验还发现,经过开水的处理后筷子的细菌含量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换算后可知经开水处理后的每双筷子的细菌数为3.6×107个,是国家卫生标准含量的18倍。而经过茶水和温水处理后的筷子的细菌含量分别是卫生标准的21倍和26倍。

“由此可知,平时生活中的餐前淋洗一次性筷子对减少细菌含量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1.开水温度虽高,但是处理时间太短,不能起到很好的灭菌效果;2.茶水和温水的温度偏低,难以杀灭筷子上的微生物。”该实验小组成员解释。

如何减少蔬菜维C流失?

实验结果洗→手撕→立即烹饪(炒)

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对蔬菜维生素C流失量的影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洗后用手撕、立即烹饪可提高维C的保存率。他们的小组名为“朱姜叶游”。

“朱姜叶游”小组首先选定了菠菜和菜心两种蔬菜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从附近的菜市场购买了这两种蔬菜,然后做了9个步骤的处理:包括:择菜、洗菜、称量样品、炒菜、

研磨样品、准备离心、离心(将维C萃取出来)、取上清液、滴定(对1毫升清液中的维C含量进行测量)。

经过实验后发现,菠菜与菜心的结果大致相同。与未烹饪时的菠菜和菜心相比较,所有处理后的菠菜和菜心维生素C含量都下降。这说明各种烹饪前处理、再烹饪的过程都会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从实验可以看出,为了尽量保存菠菜和菜心烹饪后的维生素C,菠菜和菜心的烹饪前处理的最佳方法是:洗→手撕→立即烹饪(炒)。”他们介绍。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药企品牌推荐

查看更多>>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