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深浅

作者:养生专家  时间:2013-07-08 00:00:0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佛教根据禅定的深浅划分为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其中欲界定至色界定间分为两个阶段:

  1、欲界定:由调息修止,摄心专注一缘,从多散乱到少散乱,觉心渐虚凝,称为“粗住”。若功力更进,其心泯泯转细,身体自然端直,不觉疲困,有“爽爽清凉无一丝牵挂”之感,称为“细住”。心更寂定,能任意入定,长时安坐不动,于一坐中,心无流逸散动,但仍见有身体手足、床座存在。这种定境,心未能超出佛教所说有饮食、睡眠、男女之欲的生存状态“欲界”,故名欲界定。

  2、初禅未到地定:欲界定持续修习,“入定出定,身体温暖,悦豫快乐,颜貌熙悦,恒少睡眠,身无苦患”,由此可引发八触: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功夫深入,觉身心泯然空寂,犹如虚空,不见有身体、床座。能一坐终日乃至数日、数月。这种定境,已超出了欲界,但还没有到达四禅中的初禅,故名“初禅未到地定”。

  色界定则分为四个阶段:

  1、初禅,又名离生喜乐地,由于远离财色名食睡诸欲而得到轻安喜乐,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五种心理特征,由此定力增盛,但还有对诸触的感受领纳和寻伺思察,心不完全寂静,故名“有觉有观三昧”。若舍掉思想上的寻、伺活动,便可进入二禅。

  2、二禅,又名定生喜乐地,它是因定而生定,不同于前一阶段因离欲而生定,具有喜、乐、心一境性三种心理特征,比初禅有更深一层的喜乐;此后更舍掉喜,心的踊跃心平静下去了,便进入三禅。

  3、三禅,又名离喜妙乐地,心虽离喜,身受妙乐,犹有贪著,具有乐、心一境性二种心理特征。继此再舍掉妙乐,便进入四禅。

  4、四禅,又名舍念清静地,至此,已能远离忧、苦、喜、乐、入息、出息、寻、伺等,体内物质如大种(地、水、火、风,略相当于原素)造色、显色(大种合成物)等,随着定力的逐步深入而发生转变,能引发特殊胜妙的作用。身心达到最极寂静,不为内外感受所动摇。至此才算入于正定,已达到色界最高阶段。在此寂定心中,修学五神通等“世间法”及佛教的“出世间法”,皆易于成就。故四禅被称为“世间真实禅定”、“不动定”。佛教把它作为修习出世间法的基础,称之为“根本四禅”。入上述四种禅者能自然超离欲界众生共具的饮食男女睡眠之欲,但尚有固定的物质身体存在,故名“色界四禅”。若进一步修舍,便可进入无色界定的四个阶段:

  1、空无边处定:心念明净,远离苦乐诸觉受,唯见虚空无边,不见有自身及世界,由此脱离了“色界”身体与物质的束缚,精神有如“笼破鸟飞”。

  2、识无边处定:灭除虚空无边的观念,内观自心,便不见一切,唯见心识念念不住,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广大无垠。此时内心明利、清净。

  3、无所有处定:继观心识亦无所有,一心内净空无所依,诸想不起,身中诸脉及心脏跳动亦且停止息。

  4、非想非非想处定:进观“无所有”的观念亦空,故名“非想”,但尚有“非有非无”、“离有离无”的细微观念存在,并未离绝一切观念,故名“非非想”。

  至此已达到无色界最高境界,一般教外之人就认为已达到涅盘境界了,其实在佛教看来,此处定境虽深,但导致生死的根本烦恼“无明”并没有消除,只是被定力掩盖了,原因是他们没有佛教的无漏智慧。佛教也修此四禅八定(后四为四空定,合前四禅,故称八定),但不以达到非想非非想处为究竟,而是继续以无漏智慧消除我执无明,进入受想灭尽定,这才可以说获得解脱。此受想灭尽定合前八定称为九次第定,为佛教独有。可见佛教的主张是,在得“止”之后,不是一味地追求上上禅定境界,而是运用思维分别具有的逻辑力,以“缘起无我”的正见,对准执有实我实法的迷妄,层层剥剔,步步深入,直捣无明烦恼的巢穴,才能一了百了,永绝后患,身心所具有的潜能才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解放。其作用之大,仅凭单纯的禅定功夫是无法企及的。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