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

作者:养生专家  时间:2013-10-05 00:00:0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三字来概括,若就与气功关系比较密切的当属定学。定即禅定。禅是梵语之略,义译静虑、思惟修,包括止与观两个方面,故止观常被作为禅定的别称。《大乘义章》解释说:“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达观名慧。”

  止和观的对象及其修法,根据各人的情况可以有种种的不同。如修“止”,或意守鼻端、脐下等处,或数出入息,或持念名号、咒语等等,效果因人而异,不必拘一。又如修“观”,为对治贪欲,则修“不净观”;对治嗔恚,则修“慈悲观”;对治散乱,则修“数息观”等等。

  对于从初修“止”到得“止”的过程,佛教有较细致深入的研究,《瑜伽》称为“九种心住”:

  1、内住:或端身正坐,或采用其它个人认为适于调身的姿势,把向外攀缘的思想活动,向内收敛,专注到预定的一事一物或一点上,如意守脐下、数息等。

  2、等住:意念专注一定的对象,开始是短暂的,并且是粗浮的。经过反复串习,排除杂念,加意澄净,从而由粗浮转入微细,由纷驰渐趋集中。

  3、安住:专注缘境,虽较能相续,但失念散乱,在所难免。能够旋觉旋收,摄归正念。

  4、近住:由于专注的念力增进,思想向外攀缘的活动逐渐受到调伏,转向内敛,接近正念。

  5、调顺:对一般认为可爱的色声香味触等欲境,深见身心由此所受的损害过患,不为所动。

  6、寂静:对从内心所起的如贪、嗔、痴等烦恼,深见身心由此所受的损害过患,不为所扰。

  7、最极寂静:对因欲境而起的浮动和因内心烦恼而来的干扰,由于念力集中精明倍增,能够随起随觉,随觉随除。

  8、专注一趣:思想集中到所缘虑的对象上,不昏沉,不掉举,明了决定,无间无缺。但尚须努力,不得放松。

  9、不须着意加行,用功纯熟,自然不沉不掉,无间无缺,意念集中统一的境界现前——得“止”。

  “近住”以前,多属调伏外境的攀缘,排除较易;“近住”以后,多为调伏内心烦恼所起的散乱,排除较难。在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三住位中,由于向外攀缘暂被调伏,邪思杂念不甘寂寞,向内门转,烦恼有时横决而出,来势极猛,有时若有若无偷关而过。必须觉照有力,兼用观行,来时便觉,觉便斩断,断了便放下,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止”——定。否则,似止而非止,似定而非定,大多停留在微细昏沉之中。对于邪思杂念的潜在活动,来了尚且不知,遑论调伏。当得“止”或接近得“止”时,相应而来的情况是妄念止息,身心调适,轻安自在,喜乐逾常;在定中“内气”发动,自然产生带有快感的痛、痒、冷、暖、轻、重、滑、涩种种感觉;气脉通畅,待人接物,既刚正又柔顺。由此多能引发不可思议的神通力——奇功异能。这些与一般的气功有相通之处。不过佛教“气功”并不怎么把心事用在“气”上和通力上,不仅仅满足于依止得定,还须依止起观,运用分别思维力——“观”的方便,如理思择、观察“缘起无我”之理,以期彻底破除与生俱来的我执无明——生死根本,证得无漏智慧,从而获得究竟解脱。正因如此,释迦牟尼佛被尊为圆满觉悟一切诸法的大觉者。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