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宫颈癌疫苗九价和四价的区别
四价是hpv16,18,11,6,九价是所有hpv的类型。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有16、18型,属于生殖道湿疣的病毒类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中16、18与宫颈癌有七到八成的相关性,如果担心持续感染,可以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一般建议治疗三个月。如果女性符合条件,可以注射9价疫苗,但实际上2价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
四价是hpv16,18,11,6,九价是所有hpv的类型。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有16、18型,属于生殖道湿疣的病毒类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中16、18与宫颈癌有七到八成的相关性,如果担心持续感染,可以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一般建议治疗三个月。如果女性符合条件,可以注射9价疫苗,但实际上2价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在女性所患的癌征中排名第二,通常都是恶性肿瘤,目前全球每年有大约50万新发的宫颈癌病例。科学家证实宫颈癌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其他致病因素包括早婚、早育、性伴过多和宫颈炎。由感染HPV发展为宫颈癌需要一个过程,目前HPV感染可以提前筛查,也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即HPV病毒疫苗。
宫颈癌与子宫癌分别是发生在子宫不同部位的肿瘤,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的恶性肿瘤,子宫癌癌又称子宫癌,子宫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这两者的原发部位虽然很近,但由于病因完全不同,两者都是因为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而后者的绝大部分是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所致。因此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也完全不同。
没有性生活的女性在注射宫颈癌疫苗前不需要做检查。可以直接预约注射宫颈癌疫苗。对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做宫颈癌前病理改变筛查。宫颈癌疫苗的常规筛查包括白带常规、宫颈Tct及Hpv病毒筛查,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注射宫颈癌疫苗。在Tct正常、Hpv阴性的情况下,应立即注射宫颈癌疫苗。
二价宫颈癌疫苗疫苗能预防宫颈癌,对HPV16和18种高危型HPV病毒有预防作用,这两种病毒在中国女性宫颈癌中占70%,适合9~45岁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生殖道持续性感染所致的疾病,HPV16型和HPV18型是宫颈癌中最常见的高危型HPV类型,中国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第一个高峰是15-24岁,第二个高峰是40-44岁。HPV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不是绝对的,只要没有感染过HPV病毒的人群,接种疫苗都可以预防宫颈癌。HPV疫苗对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效果最好,但只要没有感染HPV,即使有性生活或生育史的女性,也可以注射疫苗,防止宫颈癌。
宫颈癌的存活时间取决于临床期别和病理类型,其存活时间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子宫癌早期或原位癌,经过积极治疗,注重保养,正常情况下,能活20-30年,晚期宫颈癌,若有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存活时间可达3~10年。推荐到正规公立医院就诊,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生活要清淡,饮食要清淡,多喝温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寒凉的食物。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去医院复查。
从原位癌发展成宫颈癌的时间大约是1~2年;如果是由中等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而来,其形成时间大约为5年左右。现在认为宫颈癌是由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导致宫颈呈上皮内瘤样变,在持续发展后,上皮内瘤样变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从而形成宫颈浸润癌浸润癌。宫颈癌形成的时间比较慢,早期发现是比较早的。
宫颈癌是发生在女性的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其他危险因素,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在16和18中常出现高危型,也常有31、33、45、52和58。HPV病毒高危型持续感染是直接导致宫颈癌的原因之一,而低危型HPV病毒包括6型和11型,感染后可引起生殖道尖锐湿疣等疾病。
宫颈癌晚期主要是肿瘤较大,周围组织浸润,如膀胱、直肠,出现排尿、排便障碍、盆腔淋巴结转移,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如果出现肝肺脏器转移等情况,晚期宫颈癌不能做手术,只能通过放疗、化疗等来控制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患者的痛苦。
肿瘤是指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可通过其他途径表现为淋巴结以及其他远处脏器的转移,浸润性癌和肿瘤的分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固定的生存时间。肿瘤的愈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在早期情况下,经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而晚期肿瘤伴多发转移的晚期肿瘤则会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