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心脏 > 老年心内膜炎

老年心内膜炎简介

相关问答

  老年心内膜炎也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这里重点叙述感染性心内膜炎(IE)。老年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发热、心脏扩大、食欲减退、乏力、血沉增快及贫血等是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详情】

01老年心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病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在链球菌感染的心内膜炎中,据观察随年龄增长链球菌的菌株类型有改变,例如35~55岁人群常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而>55岁者以牛链球菌和肠球菌为多见。牛链球菌菌血症所致的心内膜炎与在老年多见的胃肠道下部损害如息肉和结肠癌有关;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和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疾病的泌尿系感染有关。

  1、入侵途径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牙科、泌尿生殖系、胃肠道及呼吸道或器械检查广泛开展,菌血症相应增加。一些治疗手段如长期血液透析、心脏手术、日益增多的静脉导管操作及输液、人工瓣膜置换、静脉注射麻醉药成瘾均可成为心内膜炎的感染途径。褥疮、全身性感染及宿主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所致的菌血症也易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2、易感因素
  在器质性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比例下降,而由二尖瓣脱垂、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变、人工瓣膜、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增高的趋势。有报道,在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中,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占21%。人工心脏瓣膜、主动脉瓣膜疾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等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病变、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及钙化性主动脉硬化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强调二尖瓣脱垂,特别是伴有反流者更具有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性。
  老年中退行性瓣膜病、钙化性主动脉硬化发生率高,换瓣手术在老年中相应增多以及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的机会增多,可能与老年发病率增高也有关。

02老年心内膜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并发以下疾病:

  1、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阶段。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后及其疗效,也是主要致死原因。瓣膜严重损坏、心肌脓肿和栓塞性心肌梗死是引致心衰的主要原因。

  2、栓塞

  约有2/3急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栓塞,而亚急性患者约占1/3。按照其发生率的次序为脑、肺、心脏、脾及四肢动脉。由于老年常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也易发生动脉栓塞,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子大小和栓塞部位。

  3、其他

  此外尚有心肌梗死、传导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炎和心肌脓肿等。少见的并发症还有细菌性动脉瘤、肾功能障碍以及转移性感染等。

03老年心内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老年患病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程经过缓慢,逐渐恶化,常以虚弱、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关节痛或肌痛等非特征性症状开始。

  1、发热
  大部分病人均有发热,热型以不规则多见,也可为间歇或弛张型,体温一般低于39.5℃。但约1/3的老年病人无发热,可能因发热前用过抗生素或激素,对感染反应迟钝、年老、极度虚弱或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即便证实有菌血症,但也可表现为无热性菌血症。

  2、贫血
  此为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抑制骨髓所致,多为轻、中度贫血,晚期病人可出现重度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呈进行性下降。

  3、心脏
  病人常因瓣膜穿孔或腱索断裂、心肌脓肿和栓塞性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多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本病最严重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病人预后极差。
  查体闻及心脏杂音可由于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损害所致,在发热不明时如出现新的心脏杂音,强烈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据统计,本病主动脉瓣受累占42%,二尖瓣占48%,三尖瓣极少见,大多数病人可闻及心脏杂音,但杂音较轻,为柔和的中等音调的收缩早期杂音,常解释为因发热,贫血等非心因性所致,有25%~33%老年病人听不到杂音,仅有原因不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脏外症状,病变累及传导系统时也可发生心律失常和致死性传导阻滞,冠状动脉栓塞可发生有或无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

  4、神经系统
  脑栓塞可引起各种短暂或持久性神经综合征的突然发作,约1/3的老年病人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神志恍惚、精神错乱、语言障碍、偏瘫或昏迷,这些症状主要来自血栓形成、栓塞、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真菌性动脉瘤或脑脓肿等所致。症状的发生取决于血管病变的部位,以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的偏瘫高达15%。也可表现为脑脓肿、脑炎和脑膜炎等其他形式的脑血管病损。有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病死率高达55%。

  5、肾脏
  肾脏损害也是老年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肾栓塞可表现为肾区疼痛。血尿和蛋白尿、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和管型,偶可发生肾动脉栓塞而导致缺血性坏死,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6、其他
  约20%老年病人可有外周血管损害,常见的是瘀点、线状出血、Roth结节、Janeway结、Osler氏结节和杵状指;脾栓塞可有左上腹疼痛,脾区可闻及摩擦音,脾肿大较少见,仅占15%;老年病人骨骼肌系统症状如关节痛、背痛、下肢弥漫性肌痛等较常见,常将此误认为风湿病;另可因肺、肠、四肢动脉栓塞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04老年心内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治疗困难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比进行积极的治疗更为重要主要针对老年患本病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老年常患龋齿、牙周病等,在进行牙科处理时易发生链球菌性菌血症,因此治疗前1小时应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120万U和链霉素1克
  作泌尿科、妇科或胃肠道检查或手术时也可发生革兰阴性杆菌或肠球菌菌血症,故在术前1小时均应给与抗生素12小时后再给药1次特别是老年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时、术前与术后均应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因为瓣膜置换术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和发生菌血症的可能性均很大此外在对有心脏瓣膜的老年患者进行牙科处理或鼻咽部手术时,术前1小时均应给予抗生素口服或肌注以防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但是VanderMeer等对应用抗生素预防自身瓣膜心内膜炎的效果提出异议他们的临床观察表明其预防效果仅为6%

05老年心内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除了相应的临床症状以外,结合以下检查结果,可以对心内膜炎进行诊断。

  一、超声心动图

  此已成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发现赘生物而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以确诊,此外还可提供有关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复杂并发症的信息。近年来出现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价值明显优于M型超声心动图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通过利用食管靠近心脏解剖位置的优势,使心脏结构更清晰显示,它是将超声心动图传感器置于内窥镜中,从食管内显示心脏结构,避免了经胸壁超声受胸壁和肺的干扰。但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

  1、可能将瓣膜钙化、增厚、瓣叶或腱索断裂看作赘生物。

  2、不易判别病灶是否为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复发者。

  3、与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不易鉴别。

  4、超声结果正常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核素检查

  例如67Ga扫描可显示感染灶,近来有报道用99mTc标记的抗NCA-95抗粒细胞抗体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灶中浓聚,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率。

  三、其他

  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抗原及抗体,如免疫沉淀实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心导管造影极少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因有导致赘生物脱落的危险,仅偶尔用于了解瓣膜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06老年心内膜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老年心内膜炎患者适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低盐、低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吃饭要少量多餐,勿过饥过饱。

07西医治疗老年心内膜炎的常规方法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①对怀疑有本病且病情严重者(严重中毒症状、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瓣区反流性杂音以及主要器官栓塞)可不必等血培养结果,即或是阴性也应给予抗生素治疗。②本病一经确诊,可根据菌种类型、病情程度和全身状况选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③用药量要充足:但必须进行动态监测,即保持血中适宜的治疗浓度,又要防止发生严重的副作用。④根据致病菌毒力、受累瓣膜以及并发症情况决定疗程,一般为4~6周或更长时间。

  一、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对于不同的微生物感染应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链球菌:对于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酶敏感的链球菌传统方案:青霉素G1000~2000万U/d,加或不加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此方案的复发率仅为1%~2%。对草绿链球菌感染的心内膜炎使用头孢曲松(头孢三嗪)2g/d有效。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病人也可选用万古霉素15mg/kg,用4周。一种新的糖肽(Glycopeptide)抗生素Eicoplanin也可选用,第1~2天用500mg,2次/d,此后每天10mg/kg。25%的病人可发生药物热,其再发率与应用青霉素相似。
  葡萄球菌:20%的自身瓣膜及瓣膜修复后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并且大部分的静脉使用毒品的心内膜炎也是由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基于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感染瓣膜的类型如为正常瓣膜或修复的人工瓣膜、感染的部位如为左心或右心心内膜炎及病人的本身身体状况。

  2、手术治疗:需进行早期外科手术的情况:
  临床体征及评估:①持续性脓毒血症在正常瓣膜及修复后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均为需行外科手术最常见的指征。②大部分的心力衰竭可经过内科治疗得到控制,在合并有主动脉瓣膜病变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此时需行外科治疗,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死亡率极高。③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④反复发作的全身栓塞。⑤发生于修复瓣膜的感染性心内膜炎。⑥因为赘生物栓塞引起的心脏传导障碍及心肌缺血。

  二、预后
  决定预后的因素有年龄,致病菌种类,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病变瓣膜的部位和范围,是否存在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并发栓塞、动脉瘤、心肌脓肿和心肌炎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老年患胃肠道和泌尿道肿瘤以有其他疾病者,由于免疫力降低易得感染性心内膜炎,且易为原发疾病掩盖,延误诊断和治疗,故预后不佳,病死率高。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