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一谈养生(运动养生)

作者:养生专家  时间:2013-03-02 00:00:00  来源: 大众养生网

  简介:一、起势1、预备势:自然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默想全身放松,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放松时,可意想从头到脚逐一放松。呼吸微微绵绵如安

  正文:

  一、起势

  1、预备势:

  自然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默想全身放松,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

  放松时,可意想从头到脚逐一放松。

  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2、调息:

  全身放松后,曲肘,两手从体侧内收,手心向上,十指相对,徐徐托起至胸部(约与两乳同高);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两臂自然伸直,再曲肘,两手收拢至肚脐前,虎口交叉相握,右手在内(女左手在内),轻捂肚脐,虎口交叉按于肚脐(抱太极),呼吸自然,静养一会儿,也可意守丹田(脐内三寸),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

  起势可调动气机,进入功态。

  二、嘘字功调治肝胆

  1、发音:

  嘘,音虚(Xū),为牙音。

  口型为两唇微合,嘴角后引,舌后部稍抬起,上下槽牙间有微缝,槽牙与舌头两边也留有微缝,呼气吐字时,气主要从上下槽牙的两边与舌头的缝隙间缓缓吐出。

  2、气流振动源:

  在上下槽牙处。

  气流振动源是指呼气发音(吐字)时气流遇到阻击而产生振动的部位。

  气流在此产生的振动会向外及向内传导,向内传导时某些口型的发音会使某一脏器产生共振。

  如按照上述口型发音时气流在上下槽牙两边产生的振动会引起肝脏产生共振,并激发足厥阴肝经的循行,促进肝脏及肝经气血运行,排出病气、吸纳真气,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气流振动源在吐字不出声(声带不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为单纯振动,我们可将这种振动称为清音;但在吐字出声时,由于声带首先产生振动,然后才是如上所说的气流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实际产生的是混合振动,因而古人将出声时的发音称为浊音。

  对于浊音的效果古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浊音的作用重在泻,清音的作用重在补。

  吐字发声时会需要更强的气流来带动声带,更强的气流会加大排泻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浊音的效果不如清音,因而主张练习六字诀宜用清音,即吐字不发声。

  气流振动源在吐字不发声时更容易体会得到,因为这时没有声带振动的干扰。

  练习发音时细心体会气流振动源有助于矫正口型和发音准确。

  《六字气诀(六字真言)》(见附录五)将气流振动源称为发音着力点,要求在练习六字气诀时也要细心体会发音着力点。

  3、动作及意念:

  接上势,吸气,微屈膝下蹲,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手背相对置于大腿前,手指自然伸直。

  然后两脚大趾抓地,吐气发嘘字,两眼圆睁,两手上提至胸部,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大趾趾甲后内侧进入肝经,随两手上提之势进入肝脏。

  继续呼气吐字,两臂向上及左右展开,两手伸直,肝及肝经中的病气随两手展开之势向外排出;呼气尽,闭眼,缓缓吸气,两臂内收,两手向下捋胸部至小腹部,再两臂自然下垂,微屈膝下蹲,两手手背相对置于大腿前。

  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

  收势自两臂自然下垂后,两手收回脐部,抱太极按于肚脐,稍事休息。

  呼吸自然,也可意守丹田,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

  可做六次呼吸后,再练下一字。

  4、动作特点:

  肝属木,喜升发、条达,故嘘字功动作向上、舒展。

  5、作用:

  嘘字功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目疾、胸胁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并可治疗生殖系统及妇科疾患。

  三、呵字功养心降火

  1、发音:

  呵,音喝(Hē),为舌音。

  口型为两唇张开,舌尖抵两齿,舌体抬起,呼气吐字时气从上腭和舌面间缓缓吐出。

  2、气流振动源:

  在舌根部。

  3、动作及意念:

  接上势,呼气,屈膝下蹲,两掌外分、再靠拢(两掌小指、无名指相靠),掌心向上呈捧掌(如捧物状),两掌高约与肚脐相平。

  再吸气,两膝缓缓伸直,同时曲肘,两掌捧至胸前。

  接着两掌转成掌心向内,指尖向上,两中指尖约与下颏同高,再两肘外展至约与肩同高,两掌内翻,掌指朝下,指背相靠。

  然后两掌缓缓下插,同时吐气发呵字。

  两掌下插至约与肚脐平时微屈膝下蹲,吸气,旋掌使掌心向上,同时两掌外分,再收回腰间。

  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

  收势自两手下按、外分后收至脐前抱太极,稍事休息。

  4、动作特点:

  心属火,因心火宜降不宜升,且手少阴心经出于心中而下行,故呵字功的特点是两手捧掌上提至胸后即翻掌下按,使心肾相交,心火下降温补肾水。

  5、作用:

  呵字功降心火,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等心经疾患。

  四、呼字功调整脾胃

  1、发音:

  呼,音乎(Hū),为喉音。

  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体放在中央稍微下沉,呼气吐字时气流从喉部经撮圆的唇部呼出。

  2、气流振动源:

  在喉部。

  3、动作及意念:

  接上势,吸气,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下落置于两腿前,手心向内。

  然后两脚大趾抓地,起身呼气发呼音,两手上提至腹上部(脾),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大趾端进入脾经,随两手上提之势进入脾脏。

  然后左手缓缓上举至头顶,用力上举,右手下按附应(注意力始终在左手),脾中病气随两手上举下按而排出;而后舌抵上腭吸气,左手下落、右手上提至腹部,同时翻掌心向上。

  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置于腿前,手心向内。

  然后吐字起身,两手上提,再右手上举、左手下按附应,要领与前相同,只是两手上举下按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交替练习,共做六次。

  做完后抱太极稍事休息。

  4、动作特点:

  因脾气宜升不宜降,胃气宜降不宜升,而脾气升为主导,脾气升则胃气降,故呼字功的特点是一手用力上举,一手下按附应。

  5、作用: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五、呬字功润肺化痰

  1、发音:

  呬,普通话读音为戏,俗音读丝,粤语读嘿,吴语读戏,唐韵也读戏,六字诀标准读音(正宗读音)为戏,本六字诀读为戏(Xì),为齿音。

  口型为两唇和牙齿稍微张开,舌抵下腭,呼气吐字时气从门牙缝隙间吐出。

  呬为六字诀中唯一一个降调发音的字,因练六字诀呼气发音要拉长,故练习时呬发戏音时实际发出的音介于戏和谢之间,所以有的六字诀认为呬发谢音。

  谢音、丝音也为齿音,故发谢音、丝音对肺也有保健治疗作用。

  2、气流振动源:

  在上下门牙。

  注意呼气吐字时两唇和牙齿不能张开太大,否则发出的音不是戏或谢,而是夏,就成喉音而对应五行的土即五脏的脾了,这就不符合六字诀呬。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